加入书架 | 推荐本书 | 返回书页

石头小说网 -> 历史军事 -> 汉室风云录

章节目录 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卢绾刘贾告黥布状 刘恒诞生掀起涟漪

上一页        返回目录        下一页

    小标题:卢绾刘贾状告黥布不守约刘恒诞生却掀起小小涟漪

    二人虽然迷惑,但行动不含糊。

    刘贾和卢绾这波操作,持续近半年,九江郡都几乎扫平,围困寿春也是数月,算是把黥布曾经的地盘给扫平,可这黥布始终不南下不知啥意思。

    难道说这边帮黥布扫平后,等到他和刘贾离开淮南,去彭城进攻时,黥布坐收渔翁之利?

    这件事绝不能如此下去,故而刘贾和卢绾一商量便决定向刘邦告状。

    不过周殷也确实奇怪,这么久除开始的几次派兵去抵御刘贾和卢绾的行动,挫败后,

    立刻改变策略,不再试图去阻止么,而是坚持自己的节奏,以守为主。

    为此才有与刘贾、卢绾对峙数月而未开战的情况。

    刘贾和卢绾也没想到围困数月,寿春居然没有出现一丝慌乱,更没有出现粮食短缺的情况。

    周殷的防守能力令刘贾和卢绾咋舌,这家伙原来提早已经储备近一年可使用的粮草。

    只要项羽没有命令,周殷会一直坚守下去,不离开阵地。

    在刘贾和卢绾还在思考刘邦会如何处理黥布之事时,淮北的黥布迎来一件令他非常惊讶的事情,真的是没想到。

    这件事自然要和刘贾、卢绾的告状有关,话说当告状的消息快马来到广武时,已是六月下旬。

    广武楚汉对峙,虽然只是一些小摩擦,没有大的纷争,但刘邦知道汉军逐渐占据优势。

    收到刘贾、卢绾的秘简后,刘邦的条件反映是不悦,但没有达到怒的情绪,

    因为黥布长久以来,都是非常配合汉军的作战,与刘邦后来的交谈也比较愉悦,数次配合汉军击退项羽军,

    这点刘邦没有理由说黥布偷懒,为此还封其为武王,来表彰他的功绩。

    只是没想到黥布离开广武,进入楚地后,开始失控,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去协助刘贾和卢绾。

    毕竟南方有一股归于西楚的不可忽视的力量,这才让黥布南下平定,一来那是他自己的地盘,作战起来会更积极,二来让刘贾和卢绾去,也是希望能将南方的力量收归汉用。

    只是出现一点小小的意外,不过得知黥布在楚地不断协助靳歙、灌婴战,也就没有发怒,只是有些不悦已。

    刘邦对彭城一带的关注是相当重视,如同他对关中非常谨慎一样,隔三差五的去问候一下萧何一样,

    故而后方的消息是不断的向广武传来。

    基本是四五天就要发来一次战报,刘邦知道黥布在彭城南方一带攻略,有些微微吃惊,不太明白黥布为何这么做。

    刘邦知道黥布与项羽结下不解之仇,但黥布是个理性之人,又非常懂得用兵,怎么会因为仇根而失去理智。

    刘邦便找陈平等人商榷,来思考和验证黥布究竟是怎么想的。

    欲知其行为,要从研究他的心里开始,陈平曾事项羽,见过黥布此人,为此他判断黥布是个恩怨分明的人,

    定是出于报复,才在楚后方不断的攻略。

    不过这也只是表明原因,陈平分析认为黥布此举是对自己准南地盘的不安全感导致。

    黥布被击败,一路逃归汉后,对淮南的地盘是久久不能忘怀,更是记着随何所说,趁此明确其所在,改封其为淮南王,定能使黥布欣然南下。

    此时刘邦心中有些犹豫,他知道陈平的意思,但如果改封武王黥布为淮南王,这个名号是意义非常重大的。

    九江王,顾名思义,以九江郡为主,顺带将庐江郡给黥布,

    但如果封其为淮南王,这就意味着将淮南大片疆域都封给黥布。

    日后必成大患,如果要反悔,反而会落得个反复无常的骂名。

    虽是个礼乐崩坏的年代,但名声还是有点重要的。

    刘邦则言容其思考思考,这个封号非同一般,不得不思虑,不得不慎重。

    给黥布的地盘比项羽给的要多,这能让黥布更愿意卖力,但后患也不小。

    这么一耽搁,时光飞逝,暑气渐弱,虽然还有些惹人厌,但已是汉四月的秋七月(相当于后世的八月,有按八、九、十为秋;古时的年历与今略不同),

    刚入秋,一件看似不相关的事情却改变淮南战场的进程和战局。

    这件事的发生不在广武,而在成皋。

    河南宫成皋台是个让刘邦很有回忆的地盘,在这里虽然没有戚姬常伴,但却有赵子儿和管夫人相陪,更是在此宠幸一位美人,薄姬。

    更没想到的是薄姬一次得宠,竟真的如梦中所言,怀孕了。

    薄姬的怀孕并没有给刘邦带来经久不散的震撼,刘邦很快在频繁的楚汉争斗中将此事抛诸脑后。

    直到一个男婴乖乖坠地,才将刘邦的注意力拉回到成皋一盏茶的功夫。

    听闻自己有一儿子诞生,刘邦心中欢喜,虽然他现在有儿子,不过儿子还是越多越好,这样将来他的刘姓江山才能有更多的人去守。

    刘邦面对此刻战略上明明占据优势,却又有多变的情况,刘邦想到一个恒字,

    他多么希望不变,汉横扫河北带来的优势不变,分散各地征战的别将为汉之心不变,

    也多么希望韩信没有在齐地自立为王。

    不求永恒,但求不变,至少在他与西楚征伐的过程中不变。

    刘邦则对信使道,“恒,为薄姬之子,取名为恒。”

    信使带着新生儿的名字返回。

    信使走后,刘邦的思维豁然开朗,虽然他心里渴望恒常,为薄姬之子取名刘恒,然他内心知晓天下纷乱,欲求大定,不可拘泥一时之困。

    欲求恒,先求变,于是刘邦下定决心,“改封,立刻改封武王英布为准南王,立即刻印。”

    陈平的建议得到采纳,请将对陈平更加敬畏,这么一个人物在刘邦面前越来越得宠,甚至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王号。

    事情皆有因果,没有一件事是孤立的,看似毫不相关,但刘恒的出生影响的不止一个人。

    影响最明显的是两个人,一个是刘恒的生母薄姬,知道自己生的是儿子,既喜又忧。

    喜的是母以子为贵,现在汉王欲得天下,如果汉王为天子,自己这个儿子将来必定为王侯。

    可薄姬读过很多黄老书籍后,越加觉得见素抱朴的重要性,儿子出生,刘邦赐名刘恒,那么预示着自己和弟弟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没看完?将本书加入收藏我是会员,将本书放入书架复制本书地址,传给QQ/MSN上的好友章节错误?点此举报